適合你交往的朋友,都有這三個特點
2023/09/25

​​季羨林曾言:「在人生的道路上,每個人都是孤獨的旅客,人間萬千光景,苦樂喜憂,跌撞起伏,除了自渡,他人愛莫能助。」

生命是一條孤獨的河流,我們自己才是自己生命的擺渡人。

因為孤獨,我們渴望與他人連接,即便對方幫不了自己,也想互訴衷腸,彼此取暖,共同渡過荒涼的余生。

人海茫茫,每日擦肩者不計其數,但能成為我們朋友的人實在寥寥。

有的人和我們的交集很多,卻形同陌路,無法同頻共振。有的人是來消耗我們的,遇見不過是一場孽緣。

適合做自己朋友的人,都必須擁有這三個特點。

交往阻力較小

無論你如何想和一個人交往,但他根本不想跟你打交道,更不想有任何情感鏈接,那你交友的愿望,就會落空。

只有雙方都有交往的意向,互相有好感,才能建立友誼。

所謂交往阻力較小,主要有如下方面。

身份,地位大致相同。兩人社會層次差不多,所處的環境和接觸的人一般無二,這樣才能彼此適應各自的思想和生活方式。

如果社會層次天壤地別,能夠交換的砝碼不均衡,就無法有真正的友情。

就像《紅樓夢》里賈史王薛四大家族可以互相勾結,賈寶玉和北靜王交往甚厚。但王熙鳳無論如何不可能和劉姥姥成為朋友,賈寶玉也不可能和生活貧窮的賈薔建立友誼。

擁有共同話語體系

語言溝通是人際交往最重要的方式。

雙方有共同的話語體系,比如共同的愛好,相同的職業,一起喜歡的話題,這樣才能有話可說,進行正常的聊天和交流。

如果雙方擁有完全不同的生活軌跡,認知和眼界完全不同,兩人根本尿不到一個壺里,相處時只會感到無趣,尷尬和煩悶。

你說結婚應該門當戶對,他說你是封建思想,等級觀念。你說健康快樂才是人生的目的,他說不建功立業就枉活一世。

三觀不同,不必相融。

和沒有共同話語體系的人說話,除了白費精神,就是自取其辱。

能夠互相愉悅

互相愉悅,是一段感情的最高價值。

和一個人交往,無論聊天,玩耍,還是相約參加活動,你都感到很快樂,很踏實,很自在,那你就能從對方獲得很高的情緒價值。他的存在,就像一束光,能讓你陰霾的生活豁然開朗,讓你明媚的生活更加透亮。

如果對一個人心生抵觸,對他正常的言談舉止,都覺得煩悶不堪,那他不管多麼優秀和真誠,都不可能成為你的朋友。

對于不能互相取悅的關系,與其勉強維持,不如果斷離開,各安天涯。

人是情感動物,不可能真正把自己等同于萬古湖山,在孤獨寂寞之中生活到老。但我們不能[濫.交]朋友,隨波逐流,最后持續消耗自己。

魯迅先生說:「人生得一知己足矣。」

擁有適合自己的朋友,我們一生都會過得更加快樂。而如果交友不慎,那所謂朋友,就是墜在翅膀上的鉛塊,讓你的人生變得沉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