麻煩看官老爺們右上角點擊一下「關注」,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,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,感謝您的支持!
文|章仕仁
編輯|章仕仁
●○ 前 言 ○●
中國食用油的歷史源遠流長,最早周代的文獻中就有記載。
然而有一種油,在華「潛伏」32年,假裝自己是國貨,收割了無數百姓的錢包,一年撈金2575億!
它就是金龍魚!
金龍魚是如何成為外國品牌的?又是如何「隱藏」了自己32年,在國內賺的盆滿缽滿的?
①
●○ 金龍魚的出現 ○●
在眾多食用油品牌中,金龍魚的廣告曾經一直出現在電視廣告里,一句「1:1:1調和油」,讓很多消費者耳熟能詳。
群眾對國貨熱情高漲,卻殊不知,在我們身邊的金龍魚食用油居然也是一個騙局。
它從包裝食用油起家,能進入中國市場,其實完全是依托當年特殊的市場形勢。
在早年,國內的食用油沒有獨立包裝售賣的形式,家家戶戶都是拿著漏斗和油壺去糧油店打「散裝油」,金龍魚從中看到了商機,一個計劃悄然而生。
1991年,金龍魚的第一桶食用油進入中國市場,獨立包裝成了一大賣點。
彼時食品市場面臨改革,人們越發重視食品安全和衛生問題,獨立包裝油的出現,讓所有人眼前一亮。
因為第一款產品就大獲成功,金龍魚之后的日子順風順水,它在國內各大超市呆了32年之久,無論是產品還是名聲幾乎都是人盡皆知的存在。
在市場穩定之后,金龍魚又緊接著投放了大量的廣告,把自己打造成了一個國民品牌。
人民群眾的愛國情緒高漲,自然對國貨珍惜有加,很多進口食用油的銷路不夠好,唯獨金龍魚一枝獨秀,逐漸成為行業的龍頭企業。
除了在中國瘋狂生長,它還把觸角伸到了其他國家,搶占市場份額。
32年的時間里,金龍魚的口袋越來越鼓,如今年收入已經達到2575億!
在如今驚天的收益背后,卻別人發現,它根本不是什麼國貨,一切的一切,都是有人在背后別有用心的偽裝。
原來,生產方和投資方利用了國人對國貨的支持,把金龍魚塞進了市場,并且通過一系列營銷手段,給人一種它是國貨食用油的假象,但實際上,這家公司來自新加坡。
新加坡的公司利用中國元素打造出來的品牌,如今卻在不停的獲得收益。
金龍魚有如此成功的銷量和收益,誰才是最后的受益方?
其實,從一開始的「操盤」到盈利,都離不開一個人的運籌帷幄,他就是郭鶴年。
②
●○ 華人老闆狂攬2575億 ○●
郭鶴年這個名字聽起來非常中國,事實上,他出生于馬來西亞的一個華人家庭,祖籍就在中國福建。
因為家里幾代人都在馬來西亞經營米糧生意,郭鶴年的商業頭腦一直都非常在線。
1947年,24歲的郭鶴年拿著家里給的10萬馬來西亞幣去往新加坡創業,在這里,他從零開始,開創了一家公司。
然而第二年,因為父親病逝,他又不得不重新返回馬拉西亞,經營整個郭氏的家族企業。
在經營初期,郭鶴年先是從家族的固有產業米、面、糖開始,短短幾年時間成為「馬來西亞糖王」,控制了國內的蔗糖業。
然后又開始大搞運輸業,通過航運,從事國際商品貿易,把自家的商品越賣越遠。
在家族生意做的風生水起后,郭鶴年又看中了馬亞西亞的木材市場,依托國家的森林面積,大力發展林業深加工。
70年代初期,房地產市場剛剛興起,郭鶴年再次乘上東風,不僅開創了彩虹集團,而且還辦了一家酒店,取名「香格里拉」。
1991年,他又在新加坡創立豐益國際公司,沒想到就是這家公司,讓郭鶴年的身價大漲,金龍魚食用油,就是從這里開始的。
1986年,金龍魚在馬亞西亞注冊商標,1988年郭鶴年開始和中糧合作,直到1991年,第一桶金龍魚出現在中國市場。
因為提前搶占了先機,金龍魚有大量的時間做布局。
郭鶴年有著豐富的營銷經驗和進出口經驗,他先是在中國提前布好物流網絡、廣納經銷商,然后同時登上電視廣告,打造魔性的廣告詞,力求讓大眾耳熟能詳。
當大眾剛剛有飲食營養意識的時候,金龍魚高喊口號,用「1:1:1」調和油讓人覺得它就是最健康的存在。
回首這句廣告語,大家其實并不明白什麼是1:1:1的意義,但這絲毫沒有影響金龍魚殺出重圍。
除了廣告語雷人,郭鶴年在請代言人方面絲毫不手軟,先是世界冠軍林丹夫婦,再是影視明星黃曉明,然后是選秀節目火起來的歌手張靚穎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