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我國社會的高速發展,整個社會都面臨著從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的轉變,而高質量發展對于高素質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
各行各業都在極力追求高素質人才的加入,也正因如此,整個社會對于教育的看法發生了根本的轉變,
從以前的教育無用論,到現在的教育必須從娃娃抓起,每個人都開始重視教育,重視能力培養。
但是,我國如今的發展依舊具有不平衡,不平均的特征,尤其是城鄉發展的不平衡,區域內經濟發展差別較大,使得許多畢業生在面臨就業問題的時候需要作出抉擇,
要麼在家鄉找一份穩定的收入較低的工作,平穩地度過一生。要麼到大城市當中奮力拼搏,為自己博取更好的生活水平。
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而言,個體最底層的需求就是滿足生存需求,也就是滿足溫飽,當生存需求大為滿足之后,人們會向往更高的物質生活水平,
而個體的最高追求是心理和精神方面的滿足,也就是到達一種隨心所欲的狀態。
但是區域間發展水平的不平衡,導致很多人無法找到自己滿意的工作,無法滿足自己的內心需求。
很多人在年輕的時候都野心勃勃,想要在大城市當中為自己尋找一個立足之地,
但是在大城市生活豈是一件簡單的事情,不僅每天都要辛苦的工作,還要無限制地加班,甚至還要忍受4小時以上的通勤時間,這樣的生活質量根本無法保證,只會讓自己疲憊不堪。
在很多本科生或者是碩士研究生的心目當中,自己的文憑應該能夠為自己換來一份理想的工作,支持自己在大城市當中順利地生活,
并且通過自己的努力在自己喜歡的城市當中生根發芽。在沒有真正進入社會之前,他們的想法總是過于單純,認為未來的生活會越來越好。
但是真正的社會當中沒有學校里廉價的宿舍和食堂,每個月在房租、水電、通勤方面都要有一筆固定的支出,真實生活遠沒有他們想象當中那麼美好。
對于畢業生而言,首先要面對的問題便是衣食住行,住哪里?吃什麼?如何養活自己?面對這些現實問題,很多年輕人會馬上退縮,放棄去大城市打拼的想法,回到父母身邊選擇更加安逸的生活。
如今的文憑已經沒有了曾經的價值,想要以一紙文憑為自己換來一份理想的工作已經成為過去式。用人單位想要的是能夠創造價值,擁有實際能力。
并且能給公司帶來實際收益的人才。這也使得許多應屆畢業生不得不隨便找一份工作,先養活自己,未來走一步看一步。
工作的問題看似解決了,但是經濟方面的問題并沒有真正的解決,在學校,食宿費用低,不需要交水費和電費,也沒有各種各樣額外的支出,而當踏進社會,
這些賬單一筆一筆擺到自己眼前的時候,他們才能夠真正地意識到現實生活當中的困難。
原本的那些理想和抱負在現實生活的面前被一一擊垮,甚至有些人在畢業之后并不能順利地找到工作,要接受父母的救濟才能正常地生活,還有些人會選擇超前消費,信用卡、花唄輪換用,負債累累。
那些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,似乎正在過著低配的生活,而那些曾經的天之驕子,現在卻淪為別人的陪跑者,現在每一個崗位的競爭壓力都很大,
一個崗位,甚至有上千個人共同競爭。即使畢業于頂尖大學,也必須面對嚴峻的就業競爭壓力。
學歷和文憑如今并不能起到實質性的作用,用人單位更看重的是個體的工作能力,以及應對突發事件的處理能力。
在以前本科學歷能夠幫助人們得到一個一生無憂的鐵飯碗,幫人們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,但現如今,人們的受教育水平正在不斷提升,本科生一抓一大把,研究生也是比比皆是。
如今的本科含金量已經遠不如從前。尤其是隨著近些年來民辦高校越來越多,
本科招生率不斷擴大,上大學已經成為了人們的必經之路,這意味著人們經過12年的寒窗苦讀之后又回到了同一起跑線。
綜上所述,如今那些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也成為了蕓蕓眾生當中的其中一個,甚至有些高學歷的人正過著低配的生活,還不如那些低學歷的人能夠靠自己的雙手努力勞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