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武帝時期,衛青和霍去病這樣的猛將為帝國開疆拓土,他們的事跡被后人津津樂道。而衛青的姐姐衛子夫還成為了漢武帝的皇后,生下兒子劉據,本可步步高升。
然而好景不長,太子劉據被污蔑涉嫌巫蠱,引發了震驚朝野的巫蠱之禍,導致衛青一族橫遭滅門。究竟是什麼原因促成了他們從巔峰到隕落的悲劇?
公元前129年,一個名叫衛青的男孩誕生在涿郡安平人家。衛青天生神力過人,又勤奮刻苦,從小便以習武自強。十幾歲時,衛青便以超凡的武藝獲選為郡兵。
那時的漢王朝正處在匈奴的強大壓力下,漢武帝劉徹登基后,決心以強硬手段擊退匈奴。于是開始在邊疆選拔猛將,用兵強攻的方式應對匈奴。衛青便憑借出色的武力和膽識,被提拔為校尉。
衛青深知這是實現抱負的大好機會,似乎天助我也,他要一鼓作氣,為國家立下赫赫戰功。于是在迎戰匈奴的戰場上,衛青勇猛無比,每每深入敵陣殺出一條血路。他的部隊臨危不懼,戰無不勝,很快便在漢軍中嶄露頭角。
前119年,已升任為騎都尉的衛青奉命北伐匈奴。
這一次,他率領漢軍五萬精兵深入匈奴腹地,一舉殲滅了十余萬匈奴軍隊。這場大捷讓他一戰成名,漢武帝對他刮目相看,升他為左更令。
前111年,衛青再次北伐,這次他用計瓦解了匈奴軍心,生擒匈奴左賢王并活捉其三萬多人。
這一仗使匈奴元氣大傷,單于莫何鐵木真驚恐不已,再也不敢侵擾漢朝邊境。衛青的戰功達到巔峰,被封為上柱國,成為漢武帝麾下第一猛將。
衛青從一個普通軍官到第一猛將,其中的過程可謂是跌宕起伏。他年少時就立志要在軍隊中闖出一片天地,為此日夜苦練武藝,積攢實力。
獲得提拔后,他深知這是上天給予的機會,必須全力以赴,一舉成名。每次出征面對強敵,衛青都會舍生忘死沖鋒陷陣,用自己的勇猛來感染和鼓舞部下。
他不會因為取得勝利就沾沾自喜,每一次勝利后的反思都是為了下一場戰役做更充分的準備。
衛青身先士卒,與士兵同甘共苦,以身作則的情況感染和激勵了每一個普通士兵,使大家都視死如歸,誓要驅除北方強敵。
正是衛青這樣優秀的領導力和組織力,使漢軍士氣高昂,戰無不勝,終于徹底打敗了強大的匈奴軍隊。
與衛青并肩作戰的,還有另一位漢軍名將霍去病。他們兩人可謂漢武帝麾下雙壁,對抗匈奴立下汗馬功勞。但與衛青不同,霍去病并無強大后台。而衛青的姐姐衛子夫,卻成為了漢武帝的寵妃。
公元前128年,一位名叫衛子夫的歌姬被漢武帝相中,入宮成為寵妃。沒過多久,她便因才華出眾而得寵,取代陳阿嬌成為皇后。
原來,衛子夫就是衛青的姐姐,她比衛青大七歲,從小家境貧寒。後來衛子夫憑借歌喉甜美入選郡縣歌姬,才有機會進入宮中。她性格善良仁慈,深得眾人愛戴。
皇后之位對衛子夫而言是難以想象的榮耀。她沒有驕奢淫逸,反而勸說漢武帝多行仁政,并時刻關心弟弟衛青的情況。在她的影響下,漢武帝也對衛青刮目相看。
前91年,衛子夫為漢武帝生下兒子劉據。她將全部的母愛傾注在這個孩子身上,想培養他成長為一個英明的君主。劉據生性溫和儒雅,深得母親喜愛。
衛子夫原本只是貧寒人家出身的一個才女歌姬,能夠得到漢武帝的寵幸,成為皇后,的確是非同小可。
從小家境困苦的她,獲得了巨大的成就和榮譽,但卻沒有因此而忘記自己的本分。衛子夫不像其他女人一樣沉迷于皇宮生活的奢靡,而是心系天下百姓,勸諫漢武帝多做仁政善治之舉。
尤其是她非常關心弟弟衛青在軍隊中的情況。每當衛青出征遠方,她都會心懷憂慮,唯恐弟弟在沙場上出了任何差錯。
有時候她甚至會去求漢武帝,給予衛青更多的信任和提拔。可以說,如果沒有衛子夫在背后默默照應,衛青也不會那麼順利地在軍隊中晉升到高位。
當兒子劉據出生后,衛子夫將全部心血都投入到這唯一的骨肉上。她希望劉據將來能夠成為一個仁義明智的君主,使百姓幸福安康。
為此,她身體力行教導劉據要仁愛為懷、平等待人。她的母愛看護,使劉據養成溫和儒雅的性格,兩人關系十分親密。
時過境遷,太子劉據逐漸成長為一個有學問的青年。衛子夫也從一個寵妃成長為穩重嫻靜的皇后。
然而,好景不長。前87年冬,漢武帝在一次宴會上認識了李夫人,一見鐘情,想要廢黜衛子夫立李夫人為皇后。衛子夫深感威脅,母子之間的關系也越發密切。
與此同時,太子劉據書生氣質,不那麼得漢武帝喜愛。有心人趁機誣陷太子好巫蠱之術,向漢武帝進讒言,使父子之間關系迅速惡化。
漢武帝素來迷信,聽信讒言后大怒,認為劉據欲行弒君篡位,便命江充率軍圍攻太子。衛子夫得知后,悲憤難當,她調動自己手下親信士兵,試圖救駕太子。
終究兵弱不救,太子劉據兵敗被殺,衛子夫亦上吊自盡殉情。巫蠱之禍至此波及皇室,宮廷為之震驚。
太子劉據從小在衛子夫的呵護下長大,性格比較溫和儒雅,喜讀書,不太擅長武力爭斗,這與漢武帝尚武好戰的性格南轅北轍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