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元前1年,隨著漢朝的第十三位皇帝漢哀帝,忽然英年早逝了。
在這之后,已經身居后宮多年的太皇太后王政君,忽然站了出來,主持了朝政。同時,王政君任命自己的侄子王莽,作為漢朝的大司馬,全權負責朝堂政務。
然而誰都沒有想到的,接下來,短短幾年之內,王莽就逐漸掌控了西漢高層的所有權力。而且,和其他權臣不一樣的是,王莽不但建立了一個以自己為中心的權力體系,他還得到了整個儒家官員集團的支持。
所以再之后,王莽就逐漸開始再進一步,開始準備篡位了。此后的幾年里,王莽先是給自己封了一個‘安漢公’,之后又自稱假皇帝。最終,在公元9年,王莽正式接受禪位,并且逼迫自己的姑姑王政君,交出了傳國玉璽。
至此,西漢滅亡,王莽篡位成功。
從漢哀帝去世,一直到王莽正式篡位,這期間其實也就過了十年而已。那麼,在這十年當中,到底發生了什麼?王莽當時到底都做了哪些事情?為啥最后就能順利完成禪位過渡?而王莽篡位的時候,為啥他姑姑王政君死活不同意呢?
這個故事,我們可以從漢哀帝臨終之前開始說起。
作為漢朝的第十三位皇帝,漢哀帝絕對不算是什麼明君。他在位期間,西漢內部的土地兼并問題,越發嚴重。人地矛盾也越發突出。而漢哀帝登基之初,其實也想過要改變這種狀態。他甚至還曾經打算,強行從地主手里沒收土地,然后再分給平民,以此來緩和矛盾。
但顯然,後來這些手段,都失敗了。
而隨著問題越來越嚴重,漢哀帝也逐漸發現,自己根本解決不了問題。與此同時,來自中下層的聲音越來越強。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要求,讓之前負責執政的王莽,重新回來解決問題。
所以後來,在漢哀帝登基幾年之后,漢哀帝實在是頂不住這種壓力了,最終就只能把王莽給請了回來。
在漢哀帝登基之前,王莽其實就已經短暫做過漢朝的第一大臣,擔任過大司馬。當年漢哀帝登基之前,他的大伯漢成帝,曾經在位二十多年。而漢成帝在位期間,特別不喜歡干活,所以就長期讓自己母親家這邊的親戚,幫忙處理朝政。
于是,在之前整個漢成帝時代,幾個王家的叔伯長輩,先后負責處理朝政。
而到了漢成帝在位末期,王家幾個有能力的男性長輩,基本上都去世了。所以後來,就輪到了王家下一代的帶頭人王莽,來接手第一大臣的位置。
而王莽掌權一年多以后,漢成帝就駕崩了,漢哀帝就上位了。漢哀帝登基之后,出于對自身皇位安全性的考慮,特別忌憚王家。所以接下來,漢哀帝大肆提拔自己親奶奶和親媽的家族,開始打壓王家。
如此一來,王莽自然也知道是怎麼回事。後來沒過多久,王莽就主動請辭,回家隱居去了。而隨著王莽之前辭職,王家也迅速隱退。在這之后,漢哀帝才徹底坐穩了皇位。
再之后,就是漢哀帝開始著手改革,結果卻發現自己什麼都改變不了的劇情。而等到王莽回家之后,很多大臣眼見情況越來越糟糕,就覺得是新掌權的兩大外戚家族,不如王家給力。再加上這期間王莽表現的比較好,所以越來越多的人,開始主動請愿,希望王莽回來主持大局。
就這樣,最終,在王莽隱居了三年多以后,漢哀帝不得不召回了王莽。
不過,就算王莽回來了,漢哀帝依然對他十分忌憚。漢哀帝很清楚,王莽一旦掌權,絕對會對他的皇位,產生巨大的威脅。所以王莽回來之后,漢哀帝根本不愿意給他任何實際職位,只是給了他一個類似于顧問一樣的工作。
而接下來,大概在王莽回來之后,不到兩年,漢哀帝的身體就不行了,逐漸到了臨終之際。
以上這些,基本上就是王莽真正掌權之前,漢朝高層的大致情況。
雖然在後來的史書上,漢哀帝并不是什麼明君。但我們也不得不承認,如果漢哀帝能多活幾年,王莽其實根本就沒有篡位的機會。但可惜的是,正是因為漢哀帝英年早逝,王莽這才有了有了成功的可能。
就這樣,公元前1年8月14日,漢哀帝病逝了。而從漢哀帝病逝的那天開始,接下來,王莽將會用十年的時間,完成整個篡位過程。
而王莽的這個篡位過程,其實大致可以分成六步。
第一步,叫做控制京城。
因為漢哀帝是英年早逝,而且死得時候沒有兒子。所以,在漢哀帝臨終之前,圍繞著接下來誰說了算這件事,長安城內就已經開始暗流涌動。
之前漢哀帝在位期間,漢朝高層大致是三大家族操控朝政。這三大家族,分別是傅家、丁家和董家。這其中,傅家是漢哀帝親生奶奶的家族,丁家是漢哀帝生母的家族。至于董家,則是有點例外。董家不是漢哀帝皇后的家族,而是漢哀帝男寵董賢的家族。
至于說漢哀帝的皇后,則是沒能單獨再帶出一個外戚家族。因為漢哀帝的皇后,是他奶奶的堂侄女,她也姓傅。所以,漢哀帝的皇后和他奶奶,等于是共同撐起了一個傅家。
而在漢哀帝去世的時候,三大家族當中,其實是以董家最為勢大。
這主要是因為,早在漢哀帝去世之前,他的奶奶傅氏,以及母親丁氏,就都已經提前去世了。既然這兩位女性長輩都不在了,那麼漢哀帝和傅家、丁家的關系,自然也就沒那麼近了。雖說當時皇后還姓傅,可是漢哀帝并不算寵愛皇后,對傅家的支持力度自然也就相當有限。
但是董家就不一樣了。
董家能和兩大外戚世家并列,主要是因為一個叫董賢的男人。這個董賢,是漢哀帝的男寵,兩人感情非常好。所以到了漢哀帝在位后期,董賢直接做了大司馬,董家的很多男人,也都被提拔了起來,在朝堂上擔任重要職位!
至于說王家,在之前的漢哀帝時代,一直處于半隱身狀態。雖然當年王家權傾朝野二十年,擁有大量的門生故吏。但之前因為漢哀帝不喜歡他們家,所以他們家自然也就沒啥權力了。
不過,和另外三家相比,此時的王家,卻有一個最大的優勢,那就是太后王政君的存在。
就這樣,在漢哀帝去世的那一天,已經準備多年的王家,忽然開始發難。而王家的發力點,首先就是在后宮。當時在后宮里,就數王政君的輩分最高,地位也最高。
之前漢哀帝在位的時候,因為他不是王政君的血脈后人,所以王政君一直沒啥影響力。可是隨著漢哀帝的奶奶和母親去世,此時在后宮里,已經沒有任何一個女人,比王政君更有分量了。就算是那個漢哀帝的皇后,論輩分的話,也得管王政君叫奶奶!
所以接下來,已經70歲的王政君,忽然站了出來,提出自己要來主持漢哀帝的葬禮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