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莽篡位之后,中原打成了一鍋粥,為何這期間匈奴卻沒有南下中原
2023/09/21

公元前5年,漢朝歷史上發生了三件大事。

第一件事,是後來東漢的開國皇帝劉秀,在河南濟陽出生了。第二件事,則是當時漢朝的大司馬王莽,主動向漢哀帝辭職,然后回家隱居去了。

這兩件事,在漢朝歷史上都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。前者標志著東漢歷史的主線劇情,逐漸開始;后者則是標志著王莽開始了自己的權力布局,雖然暫時隱退回家,但從後來的歷史發展來看,王莽這一招其實是在以退為進,為後來自己的改革鋪路。

而第三件事,相對來說,則是比較隱晦。

在這一年十月,北方的烏孫和匈奴,在雙方邊境交接的地方打了一架。然后,匈奴擊敗了烏孫,不但殺了好幾百人,而且還俘虜了一千多人。對于人口本就不多的烏孫來說,這已經是一個非常大的損失了。

所以在這之后,烏孫只能向匈奴那邊求和,并且派遣質子,去匈奴那邊做人質。

結果,不久之后,這事讓漢朝知道了。

漢朝知道這事之后,頓時不愿意了。雖然這事和漢朝沒啥關系,但是漢朝這邊卻很敏感。在漢朝看來,自己才是大哥,烏孫和匈奴此時都是小弟。

兩個小弟打架,竟然敢不和大哥打招呼?而且打完之后,匈奴還敢要質子?

這是什麼意思?匈奴是打算以此來控制烏孫,然后再次跟漢朝較量一下?

于是接下來,漢朝迅速派了使臣,前往烏孫和匈奴進行責問。而當漢朝使者抵達之后,匈奴和烏孫那邊,瞬間就成了乖寶寶。此后,匈奴不但釋放了烏孫的質子,雙方重新宣布和好。而且後來,匈奴和烏孫還主動提出,要去長安進行朝拜,生怕漢朝誤會自己的意思。

就這樣,又過了幾年之后,漢朝那邊終于批準了他們的申請。公元前1年,匈奴單于和烏孫大昆彌,先後來到長安,和漢哀帝說明了情況,這才算是徹底了事。

在西漢末期的歷史上,這個故事并不是太起眼。因為這段歷史的主線劇情,就是王莽篡位,以及劉秀的崛起。至于說漢哀帝,大家提到這個皇帝,第一反應可能都是‘斷袖之癖’這個故事,沒有人會覺得漢哀帝是一個明君。

但是如果我們仔細讀過這個故事,我們可能就會產生一個疑問。

既然當時西漢已經是王朝末期了,幾年之后王莽都已經要篡位了!劉秀都快要造反了!那為啥當時的匈奴,卻對漢朝這麼聽話呢?當年一度壓制漢朝的匈奴,曾經讓劉邦和漢武帝都非常頭疼的敵人,為啥到了漢哀帝這里,卻反倒成了一個乖寶寶呢?

另外,最重要的是,為啥後來西漢滅亡之后,中原地區群雄混戰的時候,匈奴沒有南下中原?為啥當時中原都打成了一鍋粥,匈奴卻反倒是老老實實呆在北方呢?

對于這些問題,後來南北朝時期的史學家范曄,在寫《后漢書》的時候,寫了一句話,應該算是完美的解釋了這些問題。

這句話叫做‘國恒以弱滅,而漢以強亡’!

實際上,如果我們從匈奴的角度,回顧這段歷史,我們就會發現:當時匈奴面對的西漢,是一個在之前整個人類歷史上,都從來沒有出現過的怪物!

這個故事,我們可以從當年匈奴剛剛結束分裂的時候說起。

作為漢朝的老對手,在漢朝初期的時候,匈奴曾經一度稱霸北方,勢力范圍一直延伸到中亞。尤其是到了漢景帝時期,以及漢武帝在位初期,匈奴更是達到了極盛期。

但是接下來,因為漢武帝太猛了,匈奴被硬生生打的由盛轉衰。在經過衛青和霍去病指揮的三大反擊戰役之后,匈奴被迫龜縮回漠北,實力大減。

而再之后,到了漢武帝晚年的時候,因為漢朝這邊出現了一些失誤,匈奴又再次恢復了不少實力,重新走出了漠北。不過在這之后,匈奴依然沒能回到巔峰。因為此時的匈奴,開國時間已經越來越長,內部矛盾越來越大。

所以,到了漢宣帝在位時期,匈奴分裂了。

此后的二十多年時間里,匈奴一直在內戰。這場內戰,再次削弱了匈奴的大部分力量。而後來,到了內戰后期,匈奴分裂成了南北兩部分,南北對峙。

再之后,北匈奴那邊,打算去西域別開生面,想要先拿下西域那邊的地盤之后,再回來收拾南匈奴。結果這個計劃後來被玩崩了。因為北匈奴主力離開北方之后,南匈奴主力趁勢北上,進入了漠北,偷了北匈奴的老窩。

而北匈奴主力這邊,好不容易翻過了整個蒙古高原,抵達了西域,卻發現西域這邊,當時已經被漢朝的西域都護府直接管轄了。所以接下來,北匈奴殘存的主力,就只能在西域小心經營,打算卷土重來。

結果,就在北匈奴的這點殘存主力,剛開始搞事情的時候,漢朝的西域都護府就不干了。當時西域都護府這邊,管事的兩個人,一個叫甘延壽,另一個叫陳湯。知道北匈奴打算在西域搞事情之后,陳湯直接召集了西域所有的軍隊,一口氣碾壓了過去。

最后,陳湯不但直接滅了這支殘存的匈奴主力,而且還留下了一句‘犯強漢者,雖遠必誅’。

就這樣,隨著陳湯這邊打完,南匈奴那邊也拿下了漠北王庭。至此,這場持續二十多年的匈奴混戰,終于結束了。而最后,南匈奴的呼韓邪單于,成了最后的贏家,成了新匈奴的唯一單于。

如果按照中原歷史的觀念,既然匈奴已經重新統一了,那麼接下來,呼韓邪單于就該勵精圖治,逐漸恢復實力。等到以后實力恢復的差不多了,再去和漢朝較量。

但問題是,如果我們把視角轉移到呼韓邪單于這邊,我們就會明白,這位單于當時其實非常絕望。

因為在他眼里,此時的漢朝,是一個強大到極致的怪物。

當時的漢朝,整體國力未必處于王朝最巔峰,但是人口卻處于歷史上的極值,而且這個極值還在不斷刷新。據后世史學家分析,大概在呼韓邪單于統一匈奴的時候,漢朝的總人口數量,已經突破了五千萬大關!

一個擁有五千萬人口的政權,在之前的人類歷史上,似乎從來都沒出現過!

當年呼韓邪的祖先冒頓單于,面對劉邦治下的漢朝,可能只有1500萬人左右。而當年匈奴極盛時期面對的漢武帝,他治下的漢朝大概有3200萬人。

反觀匈奴這邊,匈奴極盛時期,最多不超過150萬人。當年冒頓單于時代的匈奴,總人口數大概接近百萬,而漢朝這邊是一千五百萬。如果是十幾倍的差距,匈奴還能憑借游牧民族的優勢,讓漢朝足夠頭疼。

可是到了呼韓邪單于這個時代,匈奴剛剛經歷了二十多年的內戰。此時匈奴地盤縮水非常嚴重,整個匈奴能不能湊出五十萬人,可能都是一個未知數。也就是說,此時漢朝的總人口數,是匈奴這邊的百倍以上!

所以當時的匈奴,拿到漢朝這邊,最多也就是一個普通的郡而已。
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