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
圖集
綜合推薦
情感百態
健康養生
熱點新聞
影視新聞
心靈語錄
動漫影音
奇聞趣事
美食菜譜
娛樂明星
美妝時尚
生活常識
育兒分享
搞笑故事
生肖解析
全部
    
《解憂雜貨店》:所謂的「幸福力」,不過是「感同身受」
2023/02/24

東野圭吾素來有著「日本推理小說之王」的美譽,懸疑、犯罪、推理,是其小說的主元素;

但他2011年曾推出過一部比較特別的作品,顛覆了以往風格。

某個媒體曾對這部特殊作品予以了高度評價:

「它是東野圭吾最具特點,最接地氣,最有溫度的作品,超越推理小說的范圍,卻比推理小說更加扣人心弦。」

這部小說就是《解憂雜貨店》。

書中講述了一位名為浪矢雄治的老爺爺,守著一間小小的雜貨店,為別人諮詢煩惱、排憂解難的溫情故事。

浪矢爺爺雖是一位「平凡的老頭」,卻有一顆「不平凡的心」,他用這顆純粹善良之心,溫暖著身邊的每一個人。

當你讀過《解憂雜貨店》,讀懂了浪矢爺爺,就會明白:

所謂的「幸福力」,不過是懂得「換位思考」。

將心比心,不揭人短

浪矢爺爺在妻子離世後,獨自守著一間小小的雜貨店。

在日語裡,「浪矢」和「煩惱」這兩個詞的筆劃很相似,所以附近的孩子調皮地將招牌上的「浪矢雜貨店」念成「煩惱雜貨店」。

就這樣,和藹的浪矢爺爺便順著他們的意願,做起了諮詢煩惱問題的工作。

最初,浪矢爺爺的顧客只是一些孩子們,後來慢慢地也有成年人來諮詢煩惱問題。

隨著諮詢的人逐漸增多,大家諮詢的問題也變得五花八門起來,甚至其中有不少惡意騷擾的信件,還有人一晚上寫來三十多封諮詢信,內容完全是胡說八道。

兒子貴之來探望浪矢爺爺時,看到這種情況,不禁有些憤然。

他覺得這些搞惡作劇的人,實在是太可惡。

但浪矢爺爺卻不以為意,淡然地說:

「寫這些信的人,和普通的諮詢者在本質上是一樣的,都是內心破了一個洞的人。他們一定也很想知道,我會怎樣回復。你想想看,就算是瞎編的煩惱,要一口氣想出三十個也不簡單,所以我不但要寫回信,還要好好思考後再寫。」

諮詢者們各自背負著不可與外人言說的秘密,向雜貨店訴說著苦悶。

但讓他們倍感溫暖的是,那些在期盼與忐忑中收到的回信,都是親人般的諄諄教誨,從來沒有提及他們半分過錯,更沒有高高在上的批評和指責。

仿佛他們只是迷途的小羔羊,所經歷的不過是每個人都難免會經歷的人生岔道而已。

白居易有言:

「接人待物之道,以心度心,以身觀身。」

越是善良的人,越願意從好的方面揣度別人,寬肴別人。

浪矢爺爺的回信,幫助許多人找到了生活的方向,他溫暖和善的態度,撫慰了許多破碎無助的心靈。

因為他知道:每個人都有不願提及的過往,都有不想被人看穿的窘境。

我們與其對別人橫加指責,倒不如學會將心比心,理解別人的苦楚,以待己之心待人。

換位思考,適度打擾

貴之看著父親獨居在小小的陋室裡,處理著厚厚的信件,不禁有些心疼。

他勸父親關了店鋪,搬去東京與自己同住。

貴之說,自己已和妻子商量好,準備換一所大房子,會為父親預留好一個房間。

浪矢爺爺內心是欣慰的,他知道,自己搬過去,賢淑的兒媳定會客氣熱情地招待。

但他還是拒絕了兒子的好意,選擇獨自守在生意冷清的雜貨店,選擇不去打擾。

因為他懂得換位思考:

兒子一家擠在狹小的出租屋生活多年,一個人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小家庭,可以親親熱熱地生活了,誰又願意擠進來一個小老頭呢?

世上最便利的事,莫過于依賴和索取。

可總有一些內心柔軟的人,善于體諒別人的難處,寧可自己承擔辛苦與不便,也不做讓人為難之事。

浪矢爺爺即使後來因身體抱恙,搬去了兒子那裡,也始終盡自己所能,打理好自己的事物,不給兒子兒媳增加額外的負擔。

林語堂曾說:

「一個心地乾淨、思路清晰、沒有多餘情緒和妄念的人,是會帶給人安全感的。因為他不傷人,也不自傷,不製造麻煩,也不麻煩別人。某種程度上來說,這是一種持戒。」

成年人的世界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。

沒有誰的付出,是理所應當。

須知,各自安好,濃淡相宜,才是人與人之間最舒服的相處狀態。

推己及人,萬事可恕

浪矢爺爺的信,幫不少人解決了煩惱,而那些來信,也讓浪矢的晚年變得充實。

奇妙的是,那些寫信的人或多或少,都與一間名為「丸光園」的孤兒院有關。

這一切難道只是巧合嗎?

在書中最後一個章節,園長辦公室抽屜裡的一封舊信,為我們解開了迷題。

原來,浪矢爺爺年輕時,曾是工廠的一名機械工,他與一位富家小姐意外相識,迅速墜入愛河。

他們知道,由于家境的懸殊,這份感情註定不被接受,于是相約私逃,沒想到卻因女傭的告發而失敗。

小姐在父親的威逼下,寫了一封絕交信。

收到信後的浪矢十分傷心,只好黯然離去。

入了心的人,最難忘;動了心的情,最傷人……

所有人都以為,浪矢的內心一定充滿了絕望,從此以後對小姐只剩怨恨。

誰知三年後,鬱鬱寡歡的小姐收到了一封來信。

而這封信,是她心中想念的人所寫。

原來,浪矢離開後也消沉了很長一段時間。

但他深知小姐重情,擔心小姐會因為當初的決定而內疚,于是在一番思量之後,決定寫信來勸慰開解。

他在信中說,自己當初想帶小姐私逃的想法很惡劣,幸虧小姐改變了想法,才避免了不可挽回的過錯。

他還告訴小姐:

自己如今在家鄉過得很好,你就不要自責了,同時也祝願你能得遇良人,餘生美滿。

浪矢飽受情傷,最掛懷的卻還是對方快不快樂。

自己體會過錐心之痛,卻還是願意原諒讓自己痛苦的人。

如此良善,讓人動容。

如浪矢所願,小姐讀到信後,漸漸解開了心結。

但他不知道的是,小姐後來為了這份真摯的感情,選擇了終身不嫁。

並在臨近浪矢家鄉的地方,修建經營了一座丸光園,從此默默守護,互不打擾。

就在這冥冥之中,才有了雜貨店和丸光園之間的互相守護與牽絆。

因失去而怨,因背叛而恨,是人的本能。

但內心善良的人,懂得推己及人,理解別人的苦衷,尊重別人的選擇。

如《梅岡城故事》裡所說:

「你永遠不可能完全理解一個人,除非你站在他的鞋子裡走來走去,站在他的角度考慮問題。」

當你站在別人的立場上,就會發現:很多事情,沒有對錯,只是位置不同而已。

其實,原諒別人,也是解脫自己。

學會換位,推己及人,才是人生變好的開始。

寫在最後

電影《擺渡人》裡,有句臺詞:

「做人的最高境界,就是感同身受。」

簡簡單單四個字,飽含了人性的善良與悲憫。

生活,就是人心與人心的連結。

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,感受別人的感受,就會以容己之心容人,以恕己之心恕人。

心與心,多一份理解,就多一份溫暖;

人與人,多一分體諒,就多一份和睦。

佛家常說:

「無論是善待誰,都是溫暖在流轉,都是愛在延宕。施及別人,惠澤自身。」

心懷善意,善待他人,也終會被他人溫柔以待。


買鱸魚,挑「大肚子」還是「小肚子」?口感差別大,弄懂再買不虧
2023/02/28
老公去世后,女兒常爬到床底喊爸爸,妻子覺得奇怪,低頭一看愣了
2023/03/25
婆婆淩晨上完廁所從來不關燈,我埋怨她「浪費電」推開門後,我泣不成聲
2023/03/25
父親失禁,請來保姆后從未尿過褲子,兒子納悶,裝監控一瞧,瞬間淚崩
2023/03/25
單親媽花光50萬開店「全天只賣2碗湯」她淚求「請給我機會」網「看完菜單」狠心拒絕:沒有人想進去!
2023/03/25
國小生「滿分作文」走紅,老師看后潸然淚下,愿你三冬暖、春不寒
2023/03/25
新來保姆帶娃15天,3歲兒子變得很嗜睡,寶媽看完監視器,決定漲工資
2023/03/25
婦見樓下屋「常年沒人住」闖入搬空傢俱,重裝潢爽住11個月,房主找上門卻絲毫不示弱:空著也是浪費,住下怎麼啦?
2023/03/25
印鈔廠員工,月薪才1萬3000,為啥沒有人辭職?老員工解密:誰傻誰走
2023/03/25
「什麼地方只可進不可出」,7歲小女孩給出答案,老師都豎起大拇指
2023/03/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