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人說:」世界很大,幸福很小,在屬于自己的小天地里,守著簡單的安穩的幸福,三餐四季,健健康康,整整齊齊,知足,感恩,微笑,淡然,用一顆平常心,不驚不擾地過著每一天。」
年輕時意氣風發,斗志昂揚,覺得靠自己的努力,就能得到命運的垂青,成為叱咤風云,萬眾矚目的人物。
人到中年,才發現世界很復雜,很多人一出生就可以預知發展的天花板,再多的折騰,也不過是胡亂蹦噠,照樣平凡渺小。
中年人歷盡千帆,應該開悟了。名利榮辱不過浮云過眼,健康快樂才是人生的真諦。
明朝第一才子楊升庵有詞:
「道德三皇五帝,功名夏后商周。英雄五霸鬧春秋,頃刻興亡過手。青史幾行名姓,北邙無數荒丘。前人田地后人收,說甚龍爭虎斗。」
人世間爾虞我詐,你爭我斗,機關權謀,殺伐流血,到頭來誰也不是贏家,因為所有的得勢都是暫時的,每個人最后都要成為一個枯骨,埋在歷史的煙塵之中。
作家當年明月在成名作《明朝那些事兒》的最后,沒有寫核心人物,而是寫了一介布衣徐霞客。
當年明月說:
「那一天,山下的我們,正奔忙著追逐富貴與功名。但徐霞客卻坐在黃山絕頂,聽了一整天的大雪融化聲。
山下,燈火輝煌,喧囂成海。徐霞客卻端坐山頂,不作一語。他舉頭眺望星空,身心俱澄澈。」
人到中年,我們徹悟了自己的局限,也沒有精力,機會和大把的時間去追名逐利,何況名利也未必能夠滋養我們。
學會放下,樂得自在。像徐霞客一樣,身心俱澄澈,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,或許才是真正的幸福和價值。
每個人都有三個階段,第一個階段認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。第二個階段發現自己無論如何努力仍然無能無力。第三個階段終于接受了自己的平凡并安享平凡。
人到中年,功成名就者寥寥無幾,絕大多數人不過活成了最世俗,最平庸的樣子,柴米油鹽,一日三餐,凡俗煙火。
在茫茫人海,世俗塵寰,做一個普普通通的人,過簡單順遂的日子,做自己喜歡的事情,何嘗不是人間值得!
人生哪能多如意,萬事只求半稱心。
既然不能如愿,不如釋懷。既然沒有凈土,不如凈心。既然沒有命運的眷顧,不如做一個安安靜靜的俗世凡人。
人到中年,放下執念,過平凡、平凡、平靜的日子,把生活經營得活色生香,如詩如畫。